大概从拿到第一台数码机开始,我花了两年的时间瞎按了近三万的快门,而其中的一半被我丢失在一次备份失误中了,乐哉悲哉。这两年也使我从一个菜鸟成长成一个大菜鸟,说什么也应该写些什么去纪念一下。我的第一台数码机是550D,用了近一万余的快门光荣退役。而它的片子到现在几乎也没什么留下的了。

只剩了这几张用百微拍的我家鼠爷
没有文森特li那样进步神速(Li几乎就是用了半年时间,从菜鸟变大师啊 http://vincentli.tuchong.com/)550D让我学会了基本的构图和了解了一些大家常逛的网站,让我买了一堆现在看看都不重要的摄影书(比如赵嘉的那一坨器材书)和一本很重要的摄影书(纽摄),但从今天眼光看几乎没有什么满意的片子。之后换了5D2,渣片依旧(详见我之前的主题,简直是渣到爆),后来我就开始在自己身上找问题。
在此之前我一直是只逛无忌,后来机缘巧合点进了blackstation的图虫(http://blackstation.tuchong.com/),第一感觉就是“卧槽,上海可以拍得这么牛逼啊!”所有我后来的风格很多时候是有模仿blackstation的意思(不过依然望尘莫及啊。)后来又关注了艾清、汪鸷、唐城,张字延等等大师……(其实之后过了不久加了浑身草莓味的陶老师,走上了不归路)

去年六月出头的时候拍出了第一张现在来看也不错的片子,终于敢在几个图库混了。

由于城市风光的点比较固定,所以我参照了几个大师的机位,再加上一些天气原因,出了这么一张SWFC标准照(*/-19自认为图虫上比这张SWFC好的~不多)
然后又是机缘巧合,买了我第一本画册David noton的“等待光线”(卧槽!没错!就是中文版的!*/-45)其中一句话让我感想颇多“我从前以为有了这么一只镜头我就能拍好了(指70-200),但我后来发现我错了,它不能,任何镜头都不能。”基本上此时此刻起,我就开始脱离那些器材讨论,就像无忌有名的“风总”调侃贴里的一句“怎么没有人问毕加索用什么牌子的笔?”。的确器材能让你更容易拍到你想拍到的东西,但这大抵是一个增加几率的器具。若你本来的实力能掌控你想要的光线、场景、反差等等等,那么好的器材能让你更上一层楼,若你本来的掌控力不足以,那么0乘以这个几率加成,依然是0。

(摄于人民广场)

(摄于swfc)
之后的半年大致都在拍摄这种风光片,各种滤镜,各种构图,后期也日渐成熟,但我发现我始终只能出“单张”风景,只能给人以一种画面美,而不能引起人感情共鸣的照片。
之后的半年大致都在拍摄这种风光片,各种滤镜,各种构图,后期也日渐成熟,但我发现我始终只能出“单张”风景,只能给人以一种画面美,而不能引起人感情共鸣的照片。

(外白渡桥)

(吴淞口,早上的色温高得让黄浦江变海)

(湿地公园)

(明珠湖)
在这段时间内我购买了很多画册,不过最喜欢的不过两个人,一个是Hiroshi Sugimoto,一个是Michael Kenna,最喜欢不过是一本薄薄的On reading。其他的:HCB学不来;Ansel Adams的风光主要在于他的影调控制,学不来;Koudelka的画册我倒是便宜得买了几本,学不来;更别说神一样的Robert Capa和magnum。Marc riboud一直是不感冒的对象。这段疯狂买画册的经历给了我一个体会,有时候放下相机,看看画册,想想自己的方向比盲目得kill flim好得多。
我开始考虑一些带有明显情绪的照片,不求照片想Hiroshi一样融进哲学和神学的思维,先带点情绪试试。
于是有了这组明显有模仿色彩的静(猜猜模仿的是那位大神)
在这段时间内我购买了很多画册,不过最喜欢的不过两个人,一个是Hiroshi Sugimoto,一个是Michael Kenna,最喜欢不过是一本薄薄的On reading。其他的:HCB学不来;Ansel Adams的风光主要在于他的影调控制,学不来;Koudelka的画册我倒是便宜得买了几本,学不来;更别说神一样的Robert Capa和magnum。Marc riboud一直是不感冒的对象。这段疯狂买画册的经历给了我一个体会,有时候放下相机,看看画册,想想自己的方向比盲目得kill flim好得多。
我开始考虑一些带有明显情绪的照片,不求照片想Hiroshi一样融进哲学和神学的思维,先带点情绪试试。
于是有了这组明显有模仿色彩的静(猜猜模仿的是那位大神)



之后更是得寸进尺的“烟雨江南”





(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)

扬弃了糖水风光的那种腻味,把“我看到的”这个元素,用摄影的方法呈现出来,我想摄影在HCB之后没有人争议摄影是不是一门艺术,大概就是因为这一点:摄影师们不再迷茫应该追随绘画与否了。

像50L这类镜头,更应该是一种摄影师对现实的提炼的工具,我想没有内容的虚化就只是虚化了(摄于滨江大道)
结语:最后提一句,可能10年后,如果我们的照片raw或者jpeg保存完好时,让你感动不是那当时洋洋得意数十人,几百人转发,热度上千的图片,可能是你当时随手拍的家人。所以摄影管摄影,拍照依然是拍照。